必看!电源PCB设计中不容忽视的5个点

作为电子工程师,在电源项目设计中最重要的是PCB设计部分。但是很多朋友对于PCB设计过程又不是很了解,到底需要注意哪些要点呢? 接下来我们给大家总结了很多电子工程师设计的经验,以及在电源PCB设计中不容忽视的5个点。

1. 首先是要有一个合理的方向:

如输入/输出、交流/直流、强/弱信号、高频/低频、高压/低压等。它们的方向应是线性的(或分开的),不应交叉在一起。它的目的是防止信号相互干扰。最好的方向是一直型布局,但通常很难实现。最不利的方式是平行布局,其中一字型布局,隔离效果可以得到改善。对于直流、小信号、低压的PCB设计要求较低。所以“合理”是相对的。

2. 选择一个接地点:接地点通常是最重要的。

我不知道有多少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讨论过接地点,这说明了接地点的重要性。一般来说,需要有一个共同的接地(俗称单点接地),例如,前向放大器的多根接地线需要连接,然后再连接到中继线等。在现实中,由于各种限制很难完全做得到,但是也要尽可能做到。这个问题在实践中可以很灵活的处理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。如果可以针对特定的板进行解释,就很容易理解了。

3.合理配置电源滤波器/解耦电容器。

一般情况下,在原理图中只绘制了少量的电源滤波/解耦电容器,但没有指出它们应该连接的位置。事实上,这些电容器是为开关设备(门)或其他需要滤波/解耦的元件而设置的。这些电容器应该放置在尽可能靠近这些元件的地方,如果它们相距太远,就会失去效果。有趣的是,当电源滤波/去耦电容器被适当地安排时,接地点问题不那么明显。

4. 走线细,线宽要求高,埋孔大小合适。

高压、高频走线应光滑,无锋利倒角,不得使用转角。地线应该尽可能地加宽,最好使用大面积的铺铜,这对接地点问题有很大的改善。焊盘或通孔尺寸太小,或焊盘尺寸与孔尺寸不匹配。前者不适合手工钻孔,后者不适合数控钻孔。很容易钻孔成“c”形。走线过细,未接线区域面积大,未镀铜,容易造成不均匀腐蚀。也就是说,当未接线区域被腐蚀时,细线很可能腐蚀过多,或者可能被破坏或完全破坏。因此,设置铜的作用不仅是增加接地面积和抗干扰。

5. 孔数、焊盘数和线密度。

虽然在后期制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,但都是PCB设计带来的。分别是:过孔太多,沉铜过程会造成隐患。因此,设计时应尽量减少孔数。同一方向的直线密度太大,焊接时容易形成工件。因此,走线密度应由焊接工艺的水平决定。焊点之间的距离太小,不利于手工焊接,只能通过降低工作效率来解决焊接质量问题,否则会留下隐患。

文章转载自:志博PCB